暴風魔鏡5測評:499元換一份GearVR的感覺

不知不覺間,暴風魔鏡已經出到了第五代,在手機VR盒子領域應該算是經驗豐富了。最新一代暴風魔鏡5已於7月份上市,這款售價499元的手機盒子搭載了ST晶片,還配備了外置陀螺儀、距離傳感器、觸摸板和OTG數據接口等,看起來和三星的GearVR十分相似,究竟是不是這麼高大上,我們一起來看一下。
外觀篇:
產品的外盒白色為主,整體設計中規中矩。
打開盒子後除了有暴風魔鏡產品本身之外,還有一個紙盒。裡邊裝載各種配件
將箱子裡的東西全部拿出來,除了暴風魔鏡5外,還有頭帶,遙控器,Micro USB轉換口、說明書和兩塊電池。
使用方法的介紹非常小白,好評。
機子正面,蓋子是磨砂材質。
眼罩部分是泡沫加上絲絨材質,佩戴舒適度尚可,但似乎不太透氣。根據官方的介紹,魔鏡5採用的是雙凸非球面鏡片,FOV為96度。鏡片採用光學鍍膜,能有效的防止藍光和紫外線。
眼鏡的左邊有個廠商LOGO。
右邊中部是觸控板,上方是返回按鍵,右側還有音量調節的按鍵。
眼鏡的上方可以調節焦距,方便近視的用戶不帶眼鏡操作,按照官方數據,600度以內的近視都沒有問題。
眼鏡下方可以調節瞳距,瞳距範圍58mm~68mm,同樣值得加分。右邊的Micro USB接口只能用作數據傳輸,不能充電。
暴風魔鏡5支持4.7寸-5.5寸手機,但手機必須是帶OTG功能的安卓手機。眼鏡盒子附送一個Micro USB轉Type-C的接口,方便不同用戶。
關於接口的設置有點問題,如果手機的接口不在底部,那就尷尬了。而5.5寸的Type-C接口手機同樣尷尬,因為轉接器會突出一部分,導致蓋子無法合上。
暴風魔鏡5的佩戴感覺大體良好,但是鼻梁位置有些太大,導致有些漏光。
應用篇
暴風魔鏡5最重要突破便是電子晶片的應用,具備更高精度、更高穩定性的傳感器數據。這也標誌著它從傳統塑料版「Cardboard」過渡到類「Gear VR」。除此之外你,外置陀螺儀、距離傳感器、觸摸板和OTG數據接口也讓魔鏡5顯得高大上很多。
根據官網介紹,魔鏡5搭載了ST(意法半導體)的晶片,但並沒有說明具體是什麼晶片。小編猜測這款應該是和三星Gear VR一樣,採用的是ST的32F401 A5009V0 TW 435,也就是STM32F4系列的STM32 32-bit ARM Cortex-M4微控制單元。它具有尺寸小,成本低的特點(畢竟才賣499)。同時,它有9軸傳感器(三軸陀螺儀、三軸加速度計、三軸地磁計),能夠進行複雜的演算。
配備遙控器是暴風魔鏡系列的一個亮點,魔鏡5也不例外。遙控器上從左到右共有確認鍵、操作杆、返回、電源/菜單和指示燈。魔鏡5通過USB數據線與手機連接後,遙控器安裝兩節7號電池,並長按電源鍵3秒開機。開機後遙控器與魔鏡自動進行配對、連接,當遙控器指示燈長亮5秒後熄滅即可正常使用。
暴風魔鏡5的設置如上圖,非常簡單,小白也能上手。
暴風魔鏡也有自己的VR應用,名稱就叫暴風魔鏡PRO。提供VR視頻與遊戲,小編著重點名稱讚一下VR菜單界面,這個類似於客廳的暖色調背景比很多VR APP的黑底要好得多。小編提醒,暴風魔鏡PRO有對應IOS和安卓的版本,但只有安卓才對應魔鏡5。
視頻內容方面,除了全景風景片,以及一些放大當全景的電影外,宅男向的內容也不少,而且質量很高哦,比如上面這一位島國名優天海翼。
至於遊戲方面,暴風影音為他們的VR產品開發了很多遊戲,其中這款喪屍獵手號稱專門為魔鏡5打造。
進入遊戲就有提示,請使用遙控器遊玩,隱隱問到大作的氣息。
遊戲的玩法具體是這樣子:轉動頭部控制視角,手柄上的遙感控制移動,確認鍵開槍。本來小編期待可以有光槍遊戲的感覺,但玩下來發現頭部瞄準,按鍵開槍其實和主流VR射擊遊戲大同小異,無非就是射擊是否自動的區別。當然了,魔鏡5的手柄缺少定位功能,想指哪打哪確實不太現實,而且受制於手機硬體,其實玩起來會頭暈。
總結:性價比較高,但和Gear VR還有差距
暴風魔鏡5在硬體上有頗大的進化,在規格上已經追進三星Gear VR,但價格比後者便宜不少,在手機VR眼鏡盒子當中性價比突出。但小編試用後還是發覺有不少瑕疵,比如瞳距設計可能還不合理,有些人會覺得頭暈。在暴風魔鏡PRO APP中只用使用搖頭移動光標,遙控器的搖杆淪為擺設等問題都有待廠商在後續產品中加以解決。另外,之前幾代暴風魔鏡都對應Iphone的版本,但這一代目前還沒有Iphone版本的消息。總體來說,這是目前眾多VR手機盒子當中比較值得買的一款,但還是建議以看視頻為主吧。